国地资讯:专家把脉,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规划将何去何从?
导读
近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点问题系列研讨会第六期在广州市召开,会议围绕“新时代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点问题”主题进行广泛交流。自然资源部规划司司长庄少勤指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要在解决“多规合一”协调性的基础上,围绕百年建设、绿色发展、人民需求等方面重点思考国土空间规划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施性问题。
首都经贸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从国家层面探讨了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具体从“点、线、面、体、能、质、动”等七个方面论述了国土空间发展的变革、调整和发展,并进一步从粤港澳大湾区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南移与平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重点发展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全球运筹中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高品质的生活圈。
中山大学教授、博导,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从全球区域一体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现状、再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存在的三种趋势、优势转换和格局展望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空间一体化与格局。李郇教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三种趋势:产业高端化、去边界化、轨道公交化,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从传统的前店后厂格局走向以产业供应链为主体的空间一体化过程。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高峰立足城市层面探讨了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从城市空间(总体)规划体系、广州市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出了思考与探索,探讨构建由国家、省、市、县、镇五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三类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彭高峰主任结合广州“两规”试点工作,提出了尽快开展“三线”统筹划定、扩充“三调”、开展空间规划编制试点等工作建议。
会议由自然资源部规划司司长庄少勤作总结发言。庄少勤司长指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要在解决“多规合一”协调性的基础上,围绕百年建设、绿色发展、人民需求等方面重点思考国土空间规划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施性问题。空间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应重点在以下六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一是全面生态化,立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创造包容、健康、可持续的空间生态。
二是新型全球化,通过对重点地区的空间规划探索,支撑好新型全球化格局。
三是深度智能化,把握好新时代信息化对空间格局、空间功能及空间体系产生的影响,用成长和流动的角度思考空间格局、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四是网络一体化,新时代区域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将形成新的网络格局,需要思考“网络驱动”的空间发展方向。
五是深度人本化,空间治理还是为人服务的,空间规划从区域的都市圈到社区生活圈,都要围绕人们更好的生活做文章。
六是规划的制度化,空间规划是空间发展和空间治理的基础性工具,必须能落地并依法解决问题,成为管用、好用、适用的规划。新时代中国的空间发展格局一定会更加开放,更加协调,更加绿色,也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和共建共享。最后,庄少勤司长希望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能够为国家新一轮的国土空间格局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编辑:林冬娜、邓小云
来源:中国国土空间规划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A2MDU3Ng==&mid=2650012257&idx=2&sn=cf57574764ed7f12c8d087aa1804bca0&chksm=83cb986eb4bc1178f22237e0c174066baa92f4e012056656a958addea6ba0873aeaf8c11b731#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