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 | 在金山公园,做一个白日梦

张 帆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

陈 銮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

李敏胜  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版权说明: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如有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看着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我想,也许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座儿童乐园的美丽梦想吧。在金山公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个儿童公园的“白日梦”,努力把每一个孩子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

 

金山公园迎来“孩子王”

在上期的儿童参与活动中,我们通过召开西城社区“金山公园游憩设施建设”讨论会,已经了解了儿童关于金山公园的初步想法(见往期推送:【共同缔造】公园是给儿童玩的!)。而孩子们的自身表达能力有限,如果仅仅在室内与孩子们交流,很难收集到他们对于公园的更多诉求。

因此,616日下午,我们邀请金山公园周边的少年儿童,尝试用参与式设计的儿童工作坊模式,与小朋友们在公园一起边玩耍,边设计游乐场所,将孩子们的想象融入到金山公园的设计中。

 

 

参与活动的前期筹备

在参与活动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根据参加活动的儿童年龄、人数,以及金山公园的现状分区,我们将整个公园分为四片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小组,每组由2名规划师带队,4-5名小朋友一起参与设计。

考虑到小朋友的表达能力有限,我们利用多种道具帮助小朋友们表达自己的想法。由各种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游玩设施做成的纸牌卡片帮助小朋友们做出选择,彩色画笔和纸张帮助小朋友们绘制自己的想象。

 

image-20200505100157-1

图1:工作坊团队讨论场地和小组分组

   

image-20200505100157-2

图2:根据年龄、人数、功能的分组

 

image-20200505100157-3

图3:帮助儿童表达想法的设施纸牌卡片

 

 

边玩边画的儿童工作坊 

下午三点,小朋友们准时在金山公园的遮阳棚下集合,根据3-55-1213-18的年龄段现场分为四个小队,和我们的规划师们组建四个设计小组。各小组对指定的区域进行现场调研,围绕着娱乐、休憩、科普教育设施等,规划师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并通过边走便在地图上做标记的方式,让孩子们熟悉自己所在区域的位置和路线。

image-20200505100157-4

图4:规划师和小朋友们组建的四个设计小组

调研完后,各小组孩子们与规划师开展了小组讨论,并且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改造意向图。小朋友们提出,现在金山公园法治主题公园区域的三处石子滩趣味性不足,可以改造为喷泉,变成孩子们的戏水胜地;现有的植物景观不够丰富,希望开辟城市菜地,播种下胡萝卜、南瓜、三角梅等等;另外,针对园的休憩和遮阳设施不足的现状,孩子们也发挥想象力,补充上了单人椅、长凳和儿童趣味座椅。更有小朋友天马行空地画下了鲸鱼喷水池,森林里的鸭子,灵魂画手们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了!

image-20200505100157-5

图5:各小组在现场边调研边设计

 

 

奇思妙想设计大集结 

各小组讨论完各区域的方案后,在指定的地点汇合。由每组的规划师小组长收集小朋友们的画作,总结、讲解小朋友们提出的意见。孩子们踊跃展示自己的作品,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与社区规划师交流沟通,现在一起在平面图上落下设施位置,并将自己的改造意向图粘贴在对应的位置,孩子们梦想中的儿童乐园已经跃然纸上。

 

image-20200505100157-6

图6:规划师和小朋友们现场讨论并绘制方案

 

image-20200505100157-7

图7:完成共同绘制后的大合影

 

image-20200505100157-8

图8:规划师和小朋友们共同绘制的金山公园改造方案图

 

 

通过设计凝聚社区的力量

我们一直希望通过设计缔造社区中人与人的紧密联系。我们希望在今后金山公园设施改造完成之后,孩子们能够记得这些丰富有趣的难忘经历,能够记得与他人紧密协作完成方案的参与体验。于我而言,走访过不同地方社区的经历,使我更加热爱社区中的日常生活。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深井村,还是充满着老广州烟火气息的恩宁路,亦是大山深处的排瑶村落火龙冲村,当我走进他们的生活,看到安详健谈的老人,无忧玩耍的孩童,美丽勤劳的妇女,看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平静、快乐的生活,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儿时在家乡的经历,那时候并没有太多的玩具,可一群小伙伴一起,玩泥巴、弹弹珠、抓石子也玩的开心不已。

我感受到,社区中人与地方的紧密联系让人们心存美好,每个社区独有的集体记忆和日常活动是地方社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往、现在、未来,我们所经历的环境一直会有变化,可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却始终存在,它孕育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社区”之所以存在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