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调研获奖作品| 如何使民族村寨在保护中活化? ——以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大掌村古排为例

刘泉秀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作者:刘泉秀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1.引言

大掌村为大坪镇的一个自然村。其古村落于明清时期形成,位于镇西南部的高寒山区,为连南八排瑶之一,原村民多为瑶民,瑶族文化扎根于此。自六十年代末,在政府在组织下,村民逐年移居下山,部分分散定居,部分定居于大掌新排。目前,大掌村户籍人口为2000人,而古排常住人口仅剩60人。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为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提高大掌古瑶寨的知名度,地方政府希望引入资本,修缮瑶家古民居和发展特色农业,吸引村民回迁。将古民居打造为民宿,以此为载体保护瑶家传统起居习俗,吸引游客体验,拉动当地旅游发展和瑶家文化的传承。由此,将结合村寨实际情况、多方主体意愿等信息,综合分析大掌村在保护中开发的可行性,并提出发展建议。


2.调研情况
 

2.1 村落现状

大掌古排依山顺坡而建,位于连片梯田之中,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和瑶药作物,并养殖稻田鱼。同时,古排现存瑶家古民居250间,目前正处于修缮阶段,大部分仍保留着以青砖、泥砖、青瓦等传统材料为主的建筑肌理,且内部三间一单元的传统布局基本未受到人为破坏。古排自然及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保存情况较好,活化潜力较高。同时,古排临近湿地公园及瑶药康养产业园,有利于各类瑶家文化的联动发展。而如前所述,大掌古排空心化严重,位置偏远,且存在交通不便,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维护情况较差的问题。
   

d54d0696df25772061d3133b9839d5370a340f360276a32e08007783e9fe87558717e0d20ed48d526a8c449877d95

 

2.2 多方主体立场

 

2.2.1政府:政府出资监管,鼓励民众投资自营

 

2017年出台的大掌村保护规划已经逐步落实,由政府出资修复古民居,目前外立面修缮已大部分完成。政府提出共同缔造的设想,希望瑶家原住民回村参与自家旧宅的活化。首先,古民居内部修复及现代设施加装仍需要额外经费,政府希望以自身出资2/3,村民出资1/3的方式继续建设。同时,政府希望村民自行修复和经营,便于保留原有习俗和吸引其回村就业。

 

2.2.2 民众:部分原村民认为投资风险大,目前回村意愿较低

 

基于故乡情结及对良好自然环境的向往,部分年纪较老的村民愿意回村养老,并为传承瑶族文化做出贡献。而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回村发展民宿是创业打拼的好机会,但仍在观望。而部分迁出居民已在新村或城镇有稳定的工作及家庭,因子女上学及通勤需要,回村发展意愿不强。同时多数人认为首批出资风险较大,都希望其他村民先试错,得到一定发展成效时再考虑,而且古排交通仍不便利,对于希望回村经营而不居住的人来说,通勤存在较大困难。

 

2.2.3 企业:购买经营权,发挥宣传和策划作用

 

企业可提供重要的社会资本,可进行旅游策划和宣传,增加知名度和组织项目,同时收取门票,是最大的盈利方。而由于企业主要追逐商业利益,引进社会资本存在风险。

 

2.3 案例对比

作为文化、建筑特点及开发模式相似的瑶族村寨,南港村千年瑶寨是政府主导-公司出资-民众自营三位一体运营模式的先行者,但其出现了原有风俗破坏、管理失序等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政府和企业在前期协商存在分歧,不可否认,企业的确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但其掌握了长时间经营权,开发的旅游项目却未能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第二,企业的进驻使村民产生抵触心理,村民虽借助企业的宣传效益进行经营,但由于分红过少等原因,与企业产生形成竞争关系,使商业氛围加重。此外,政府虽然全款出资给村民自行修缮房屋,但先前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约束,使村民乱搭乱建,全然破坏民居内部格局,被网红民宿风替代。

南岗村千年瑶寨的失败成为大掌村保护发展规划的前车之鉴,如何避免商业化破坏原有风俗、达成保护和开发的平衡成为大掌村未来发展的重点课题。



3.发展建议
 

 

1)延续修旧如旧原则,继续进行古民居修缮,发展体验式民宿。

保留原貌的古建筑更能承载瑶家历史民俗,应以保护为主继续修缮。对内部格局也要注重保护和加固,考虑发展体验式民宿,使游客可在原有格局中体验瑶家生活特色。

 

2)政府应与企业及民众订立规范化合约,并加强监管。

 

政府应发挥监督管理手段,与企业确定资金投入及开发形式等事宜,对其经营进行约束,避免商业化破坏原有文化,并协调其与村民的利益关系。

同时给予村民民居修缮建设样板,委派专业人员定时监督,避免违建破坏。政府可联系资金充裕的村民先行试点,做出保护开发成效,逐步吸引其他村民参与。

 

3)发展瑶家文化康养综合体,充分融合民俗文化及自然条件优势联动发展。

 

散居式村寨及梯田瑶药农业是大掌村古排最显著的特点,同时村落临近湿地公园等特色自然景观,可联动多种资源优势,使游客同时拥有民俗体验及自然康养两种体验。同时村寨保留着耍歌堂等非遗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应对其活化利用,使其成为瑶家歌舞等艺术的展示场所。同时可将瑶家文化转译为建筑及景观设计语言,应用到新建构筑物及标识系统之中。

 

4)注意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维护。

目前大掌村标识系统、护栏等引导和安全设施缺乏,公共厕所卫生情况堪忧。应逐步完善村落卫生情况,并对路面、构筑等进行加固,保障安全。同时规范村民的排污问题,在农业体验项目中注意环境卫生等问题,使村落在环境整洁有序的前提下展示民俗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