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圳“工业上楼”新政的思考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黄超院长

发布日期:2023-08-04

        8月4日下午,研究院邀请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黄超院长就深圳“工业上楼”新政作相关讲座分享。参会人员为研究院李郇教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雯教授、人文地理、城市设计专业相关教师与学生、规划师与线上百余人。讲座主要从回顾深圳市产业空间发展,深圳市产业空间相关保障政策和产业空间保障创新思维再探寻三方面讲述。

         深圳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从“三来一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工业用地也呈现出“点状-枝状-网状”的时空演变特征。目前,深圳已有华为、比亚迪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406家上市公司、超2.3万家的高新企业,利用产业带动着深圳经济活力不断跃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深圳同大多一线城市一样面临着土地紧缺问题,为更好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深圳推出一系列“工改工”、地块提容等保障政策,2023年,深圳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政府下发实施“工业上楼”项目审批实施方案,确保连续5年每年提供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的厂房空间,申请“工业上楼”城市更新项目相较“工改工“政策准入门槛降低,尤其是对企业所用土地合法权属、贡献用地等方面均无特殊要求,工业用地可局部调整为居住用地(30%),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以低准入门槛改善工业用地紧缺局面。

         深圳市作出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理顺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边界基地上,转变以房地产为导向的思维,以新型产业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发展为主导,充分满足企业合理需求,实行低成本供应与全周期服务,引进并扶持新兴朝阳企业快速成长,让优质产业与人才能够进的来、留的住,续写深圳经济发展春天。

         会上,参会人员主要对“工业上楼”政策实施效果,是否造成售卖房屋而导致厂房闲置局面、土地用地类型转变以及工业园区向城市集中可能导致的热岛效应、环境问题进行探讨。

         会议最后,陈雯教授从两方面作出总结,其认为深圳作为一个典型的“卖方市场”,“工业上楼”所产出的具备完全配套基础设施的工业园区可引导更多企业迁往深圳,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深圳产业竞争力;其次,“工业上楼”可将原先部分无产权、无属权用地通过“工业上楼”政策重新进行认定,是深层次可有利于政府对于土地规范化管理政策,属于具有开创性与发展前景的创新工程。

image-20230804231444-1

image-20230804231444-2

image-20230804231444-3

image-20230804231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