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北堤工作坊 | 如何让居民聊聊自己的社区

发布日期:2018-01-26

黄耀福 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

邓文静 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助理规划师

 

版权说明: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如有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历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公众参与并不是一蹴而就,或者是规划师一厢情愿即能促成的,缺乏机会、平台往往是公众不能够有效参与规划的重要原因。老旧小区的改造始终需要围绕以人为本的出发点,让本地居民亲身讲述自己在生活的社区中遇到的问题毫无疑问成为认识社区重要的途径之一。然而作为分散的居民个体,每个人对社区的关注点存在差异甚至截然不同,缺乏合理引导往往会使社区参与讨论演变为无序、混乱的牢骚会。

如何通过共同缔造让每个社区居民既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让大家对社区问题的判断聚焦起来形成共识,尝试共同提出解决的思路,是北堤社区共同缔造工作坊需要实现的第二项的目标(注:第一项目标是借助参与式规划学堂培训社区规划师,详见《共同缔造助力老旧小区变身——参与式规划学堂开课啦!》)。因此,20171229日,工作坊团队在珠海市北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初次开放式的公众讨论会。小小的活动室挤满了30余名热心群众,当场收集到120多条反馈的社区问题(包括重复),最终形成六大类核心议题。轻松活跃的讨论气氛让居民畅所欲言,甚至有些没来到现场的居民通过邻居微信表达了自己对小区的看法。

image-20191126130709-1

1 北堤社区问题词云图(根据120多条信息进行分词统计)

 

image-20191126130709-2

2 参加讨论会的热心居民

 

1.准备好共同缔造的“工具”

成功的共同缔造讨论会离不开恰当的工具,而这些工具均需要工作坊团队事先几个星期做好准备。

  能够让居民认识找到自己家的工具——社区地图:包括社区实体模型、社区鸟瞰航拍图、社区卫片图、社区现状照片等。同时为了方便讨论,在场地中间布置了3组桌椅,桌椅中间摆放了工作坊精心制作的社区建筑模型,方便居民在模型中找到自己所住的地方并标记下来;在场地两边前面粘上1219日(周二下午)在北堤社区开展社区规划师培训讲座的照片、北堤社区内现状含有问题的照片和整个北堤社区的鸟瞰图,使整个讨论会场地富有热闹的氛围;在场地周围布置了方便移动的胶椅,以及水果点心与茶水等。

 

image-20191126130709-3

3 北堤社区实体模型图

能够与他人分享自身观点的工具——卡片纸、A1白纸、图钉与马克笔等。卡片纸会记录居民对社区的认识与判断,同时社区居民可以在模型上用有色图钉标记自己的住址或是自身感觉有缺点的地方,以此最大化的获取居民对社区的感知。而白纸可以最后讨论问题时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2.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开场白

   

  上午九点,工作坊人员、社区居委、居委、热心人士、商家代表、党群组织等多方代表陆陆续续来到讨论会现场,环绕现场看了墙面上的照片后入座。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敏胜副院长用图文并茂的PPT给居民做了简单又生动的开场白,交流了工作坊团队前期现场调研时看到的现象与问题。开场白核心目的在于抛出一个讨论的话题,通过吸引人的图片、随和的语言奠定交流会轻松的基调,避免居民以为是来参加严肃、缺乏趣味的会议,便于后面居民以更加随和的心态畅所欲言。

 

image-20191126130709-4

4 李敏胜副院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社区讨论奠定轻松的基调

 随后中山大学李郇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切入正题,介绍何为共同缔造与案例,来鼓励居民多参与到讨论会中,热心讲出社区现状问题。李郇教授的介绍得到了居民们的热烈响应,居民们由此对北堤社区共同缔造表示出相当大的热情,迫切地表达出自己想参与到本次方案的诉求。

 

3.借助工作坊成员的引导,使发散的讨论找到聚焦点 

对居民来说,参加这个活动如游戏般好玩;但背后其实需要工作坊团队合力的引导。参与培训会的居民分成三组,但每组都会安排有工作坊成员作为“卧底”。在讨论的过程中,卧底的引导至关重要,也决定了最后讨论的结果能否真实反映社区大多数问题。讨论的开始都是从寻找每个居民自己家的位置开始,继而有意识地询问社区在公共空间、基础设施、环境绿化、卫生管理、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等不同方面的情况,并由居民自己书写或者团队成员代写的方式,对社区的优点与缺点写在放在自己面前的彩色卡纸上。工作坊团队会及时将卡片纸收集好贴在幕布上。讨论异常激烈,原本空白的幕布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卡片纸。

 

image-20191126130709-5

 

image-20191126130709-6

 

image-20191126130709-7

图5北堤社区居民在认真讨论

 讨论环节结束后,李郇教授现场将卡片纸提到的问题进行归类与总结。居民看着李郇教授念着每张卡片纸上的问题,互动的积极性越发高涨。这是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且能有机会拿出来与其他居民一起分享与讨论;同也发现身边还有许多抱有相同先发的街坊邻里。在大家共同努力下,120多张卡片最后总结为6类核心问题:租户管理问题——单车房出租,破坏社区内基本设施;安全问题——监控设施缺乏,排水系统经常堵塞;道路问题——道路破损严重,容易摔跤,外来车辆经常在社区内停车,同时社区内停的车比较乱;油烟问题——烧烤街的油烟比较大,干扰到周边居民的新鲜空气,同时产生的垃圾较多;⑤物业管理问题——老旧小区没有物业;⑥活动空间问题——缺少儿童与老人娱乐设施及绿化。

 

image-20191126130709-8

6 李郇教授引导居民将每个问题进行归类

 

image-20191126130709-9

7 居民对社区面临的问题形成六大方面的共识

 

4.立题更需破题,共谋寻求发展共识

 根据居民的反馈,上述6项问题按急迫性、难易性进行排序,以此获取居民最想与最急切想解决的社区问题。李郇教授按顺序分议题鼓励在场居民提出多个方案,同时经过居民的意见,最后根据可实施性与建设费用等进行评估,并将达成共识的思路在图纸上表达出来。

image-20191126130709-10

8 针对各项议题商讨解决思路

①租户管理——共同告知产生潜在意识单车房不能出租;楼顶的通道规定不能锁住,含有违建的建筑需拆除;希望订楼道合约,是大家相互监督,共创文明社区。

②安全问题——下水道要定期疏通,避免堵塞严重到不可拯救;能改造的排水设施,彻底改造更完善;居民愿一起出钱整改房屋上的水管。

③道路问题——自己的车最好停在小区内;统一规划停车位置;要划出红线作为消防通道;使用单行线,让街道不易交通堵塞;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无障碍人士出入。

④油烟问题——政府出面管理,让油烟的量减少和味减淡;设计一个更为方便的垃圾设施;垃圾归类等,多做宣传,让居民潜意识里做好卫生。

⑤物业管理方面——选出每栋楼的楼长,监督所管理那栋楼的事物;居民愿意交物流管理费;加入物业管理公司,以一个较为方便管理的小区作为试点,做带头作用。=

⑥活动空间问题:华海路那边有个大的空间可作为小公园;烂尾楼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前进街13号的小广场作为儿童乐园。

 

 

5.期待下一次居民热情的共同缔造活动

 

  这次北堤社区参与式规划设初步方案的形成,包括了初期的居民培训、随后的分组讨论与展示、初步方案评议会,真正地实现了让居民完全参与到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中去;这与以往的规划过程有所不同,是更深层次的参与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