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村庄规划实施机制研究
此项目为201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项目二等奖
■项目概述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广东省政府主导型村庄规划编制的问题,提出政府缺位和去集体化的农村背景是村庄规划实施出现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借鉴番禺区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的经验,提出村庄规划编制的改革方向将是社区规划,并由此从帮扶制度创新、基层组织创新、规划体系创新等方面提出村庄规划实施的建议。
■村庄规划编制特点与问题
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进展顺利,规划编制多是政府主导,出现规划编制经费紧张、规划质量难以保障、编制任务更加严峻、规划具有城市偏向等问题。村庄规划实施进展缓慢,其根源是实施主体缺位,一是城市政府财政能力不足和供给方式错误;二是村集体经济能力退化和组织能力弱化;三是村民社会关系淡化和村庄社会空心化。
■番禺区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的经验借鉴
番禺区村庄规划编制方式创新,制度引导公众参与。具体体现在:组织方式规范化,农委牵头协调、分局组织编制、村镇积极配合;规划成果标准化,“一张图”、“一张表”的管理模式;编制程序制度化,“四会议两公示”和“助村规划师”制度。其中石楼镇项目库管理模式创新,以工程带动村镇规划一体化实施。
■村庄规划的改革方向:社区规划
村庄规划的规划对象、规划编制思路、规划实施动力与主体均有别于城市规划,村庄规划应具有公共政策取向,实施的核心是公共物品供给,其编制和实施是一个公众参与的过程,村规划应属于社区规划范畴。
■村庄规划实施的建议:财政下沉和村民自组织
从三个方面提出村庄规划实施的建议,一是帮扶制度创新,财政下沉、以奖代补、政府激励;二是基层组织创新,积极培育农村集体组织和村民自组织能力;三是规划体系创新,启动县域村镇体系(布点)规划,划分村庄发展类型,完善村庄规划的公众参与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