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城市升级集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发布日期:2016-07-11

■项目概述  

  响应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强调良好的城镇发展应该兼顾“生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五方面需求的原则。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顺应国家发展指引,探索顺德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定位与实施路径,并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顺德实际,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五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城镇化进展

  人口:城镇化水平高达98.5%,理论上已经完成了城镇化的过程。

  土地:经历90年代城镇化加速发展和2000年后全面城镇化这两个阶段,顺德城市建设用地空间较为破碎。

  空间格局:顺德形成了以镇街为核心的组团式空间格局。各镇街之间联系不密切,交通基础设施不通达,相互间各自为政,形成所谓的“背靠背”格局。

  景观:以北滘为典型的工业生产型空间;以乐从为典型的商贸型空间;以大良为典型的综合型空间;以杏坛为代表的水乡生态保护区型空间。

image 345

顺德建成区分布演变(1990-2000)

 

image 346

顺德背靠背的产业空间格局

 

■城镇化困局

  困局:顺德人口城镇化的过程,存在着统计城市化与真实城市化的差距,影响城镇化的质量。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土地破碎化程度高,过于粗放。原有基于土地扩张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进入减量增长时代。土地财政依赖已经形成,其可持续性面临威胁。区域协调未见成效,“背靠背”格局难以打破。

image 347

2010年顺德各镇街城市化水平                                 顺德工业园区分布图

image 350

顺德工业园区地均效率分布图                     2000年—2010年顺德财政收入状况统计图

 

■顺德城镇化动力

  产业经济动力:增长与瓶颈。顺德模式的特殊内涵:内生性与根植性,两个特性决定了未来顺德产业升级转型方向的与众不同。镇街之间工业发展程度差异较大,镇街之间没有形成协作和分工,“背靠背”的发展形态显著,阻碍顺德产业整体的提升。顺德各镇街之间业均效率和地均效率差异化分布,产业在空间上需要整合提升效率。

  行政制度:变革与突破。从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政企合一的发展模式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厚实的制度支撑,使其可以获得金融资源、劳动力和原材料,并以合法的地位进入市场,展开竞争。从乡镇企业到股份制,改革基本奠定了顺德产业经济中主导者的格局。再到面向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改革。

image 351

1980年—2011年顺德工业总产值与FDI值柱状统计图           1999年—2012年顺德八大产业产值比重示意图

image 352

2012年顺德镇街工业业均效率与地均效率分布图 

 

  土地与农村制度:解构与重构。从农耕文明的自然根植到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根植,再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制度根植。当前制度根植下市场化的问题:新秩序的缺失

  财税制度:动荡与压力。顺德要实现城市升级战略,在财政上需要面对:粗放型土地财政需要向集约挖潜土地收益转变;财政收支结构不利于技术,产业升级的局面需要改变;区一级财政统筹能力不足,区域协调机制需要调整

image 354

2012年顺德各镇街村居集体工业设施收入与效用统计图                    顺德人地关系演变图

 

image 356

       顺德各镇街村居集体土地收入与效用         2012年顺德各镇街村居集体商业设施收入和效用统计图    

 

 

■问题根源和解决思路

  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创新升级的需求与城镇支撑体系不匹配,现有空间秩序与产业创新的发展没有体现出密切的相关关系,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区域权力结构:区域一体化的需求与现有城镇空间秩序不匹配。

  财税激励体系:区域统筹需求与财税激励体系不匹配,财权主要集中在镇街一级,区级难以形成协力,统筹做大事。

  解决思路:破解当前面临的三个不匹配问题,根本 是应该破解当前形成的两个依赖,才能从根本上重塑顺德城镇化的动力,支撑本阶段的五年计划和下阶段的新城市升级战略。

image 357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

 

■城市升级战略路径:创新与协作

  从空间治理和政策体系入手,解决三大不匹配的问题,将从原有对土地和模仿的依赖的发展惯性,逐步转变到以“创新和协调”的发展道路上,实现“富有岭南水乡特色和独特人文风情的宜居城乡,打造兼具大城市产业效率和小城镇生态环境的网络型城市”的发展目标。

  行动计划一:土地制度创新。从集体土地流转、置换,文化生态保护区土地发展权交易,土地储备权限上收等三大方面进行土地制度的创新。

  行动计划二:财税制度创新。建议在征地、储地权限上收的情况下,保持原区—镇(街道)的财税关系基本不变,但有必要建立顺德市一级的协调发展共同基金,以激励镇街之间的合作。

  行动计划三:产业创新——技术进步与升级。存量升级;增量培育;企业自主创新加速器计划;人才引进政策;工业园区整治;培育产业创新空间;打造产业集成空间。

  行动计划四:空间秩序的调理。贯彻五年行动计划中的“强中心”发展策略;进一步强调生态保护与文化建设;促进跨镇区边界空间协调发展;完善村庄社区建设。

image 358

基于创新与协调的战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