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 | 与村民一起,建设大家想要的双上村

马 莉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潘沐哲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李敏胜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高级规划师,项目负责人

杨 思 广州人居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硕士

刘 灿 广州人居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硕士

杨明华 广州人居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

郑莎莉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欧嵘熹 广州人居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

 

版权说明: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如有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一直以来,云浮市委市政府对双上村的发展十分关心。受云浮市云城区委托,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团队与双上村村民、村委、政府、志愿者组织等共同组成双上村共同缔造工作坊。

 

       继3月18日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团队在云浮市云城区双上村开展“村庄能人座谈会”暨“共同缔造培训会”后,团队深入村民内部,于本周二(3月30日)开展了“问题共议会”、周三(3月31日)开展了方案意见征询会。

 

image-20210408102800-1

会场外张贴海报

 

 

01 问题共议会

       3月30日上午,工作坊团队对现场进行了布置,并制作了简易的村庄模型,方便下午村民们更直观地指出问题并开展讨论。

 

image-20210408102800-2

双上村简易模型

 

       3月30日下午,双上村近20名村民与工作坊团队共同参与了“问题共议会”。会上,与会者被分为两组,每组由二至三位工作坊成员负责组织讨论,并记录讨论过程中村民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村民们先根据自己在村内的日常生活感受提出村庄目前存在的问题,由工作坊成员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共议会上共收到村民反映的各种村庄问题四十余个,工作坊成员最后将其归纳为农房、房前屋后、基础设施、河道、道路、产业等六个方面的问题。

 

  • 农房:农房建得太乱、方向不一致、无规划;房子外观不美观;老房子空置现象多;“三清三拆”后的空间被荒废。
  • 房前屋后:房前屋后的公共空间和四小园无人打理,杂草较多;小菜园的围栏不美观。
  • 基础设施:儿童设施太少;村内无路灯;公共厕所太小且异味大;垃圾桶容量太小且已破损;村内无监控。
  • 河道:河床太深不好看;河道内垃圾太多;拦水坝积淤泥;河道两侧的栏杆太高;河道两侧栏杆不安全。
  • 道路:进村公路太窄且无绿化;村内老村范围内道路太窄,与环村道路缺乏连通性;村内存在断头路。
  • 产业:坚果种植缺少技术人员指导;村庄后面的山林荒废;村子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

 

image-20210408102800-3

 

image-20210408102800-4

 

image-20210408102800-5

 

image-20210408102800-6

与村民们现场讨论村庄问题

 

 

image-20210408102800-7

将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

 

       在将村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后,讨论会进入建言献策环节。在工作坊成员的组织下,村民们针对之前提出的农房、房前屋后、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的问题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由工作坊成员现场分类记录。在共议会的最后,村长对村民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总结,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image-20210408102800-8

工作坊成员引导村民提出建议并讨论

 

image-20210408102800-9

村长对村民的建议进行总结

 

       共议会结束后,村长、村支书以及几位村民带领工作坊成员到村内实地考察先前在会上提及到的存在问题的场所。根据村庄内各处的实际用地、用房情况,工作坊成员与村长等人继续讨论各个想法建议的可行性,并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想法。工作坊成员现场记录、绘制草图,为下一步的方案设计做准备。

image-20210408102800-10

 

image-20210408102800-11

村长等人带领工作坊成员现场考察交流

 

 

02 方案意见征询会

       在问题共议会结束后,工作坊团队对村民们的想法和建议进行了整理,并首先针对农房风貌改善和房前屋后整治连夜制定了几套规划设计方案。3月31日上午,工作坊团队再次到达双上村,邀请村民参加第一次方案意见征询会,将规划方案成果打印,供到场的村民浏览讨论。

团队成员向村民们详细解说了规划方案,回答村民所提出的疑问。在此基础上,村民们也针对每套方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与团队成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双方在讨论中初步达成共识,例如:

  • 对于已经修整过的“四小园”,主要对其进行维护和修复,暂时不进行太大改动。
  • 对于尚未修整的“四小园”,村民们普遍认为用竹篱笆等作为房前屋后“四小园”的围栏在后期维护成本太高,更希望选用本土具有乡土气息且耐用的鹅卵石材和外地黄蜡石叠加,既能控制改造成本,又能提高美观度,实现整改与经济效益相协调。
  • 对于村内空置的老房子,没有必要重新进行喷涂粉刷,保持其原貌反而更能体现村庄的原始风貌。
  • 新建农房的外立面需要进行风貌统一,对砖块或水泥直接裸露的外立面进行粉刷或贴砖,在外立面搭建风格统一的屋檐,部分农房建坡屋顶等。

 

image-20210408102800-13

 

image-20210408102800-14

 

image-20210408102800-15

 

image-20210408102800-16

村民与工作坊团队共同讨论规划方案

 

 

       本次的问题共议会和方案意见征询会采用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从村民身边的小事切入,以村内的物质环境建设为抓手,组织和鼓励村民们参与到村庄的建设过程中,形成村民主动参与的局面。在此过程中,村民们在村长、村支书等领导者和工作坊团队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开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村内的能人在本次活动中也积极参与进来,村小学的老校长、在外经商的企业家也特地前来参与了这次活动,影响并带动了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本次活动后,工作坊团队将根据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结合与村民达成的共识,综合考虑经费保障和实施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制定详细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期待与革命老村的再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