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旧城工作坊】一眼千年,走读筠城

刘   灿   广州人居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硕士

李   睿   广州人居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硕士,项目负责人

李敏胜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高级规划师

莫   樊   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周尤敏   广州人居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硕士

欧嵘熹   广州人居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

指导老师:

李   郇   中山大学教授、博导,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

版权说明:感谢作者授权发布,如有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原作者

 

        城市更新行动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兴县是国家住建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试点县,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效果,新兴县于去年启动了旧城活化系列工作。为了在旧城活化中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新兴县委县政府委托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与当地多个职能部门、规划设计团队、群众、社会团体共同组建了新兴旧城片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坊。工作坊是人民群众参与旧城活化的平台,将伴随着旧城活化的始终。

        一年多以来,工作坊团队先后开展了环城北路建筑立面提升和梳地湖周边改造规划、解放路片区旧城改造详细规划等工作。随着2021年上半年,中山公园与梳地湖陆续开园,新兴旧城活化改造一期工程即将实施,工作坊的工作也逐渐深入到整个新兴旧城。

        发现旧城现有资源与问题是工作的起点,在工作坊团队的不断调研走访下,旧城的风貌神韵又更加清晰而深刻了起来……

 

        允绕筠城呈旭日,源流古州映横烟。新兴旧城的美,舒展在历代文人的笔下。自东晋永和七年设“临允县”治所始,旧城历经1600多年沧桑巨变。如今县公署不复留存,城址被环城路取代,旧城仍在那里静静书写现代繁华。徜徉其间,尽是久违的烟火气,历史如书摊开给你看,民俗如酒深巷馥郁香。猛然觉察,这里才是新兴的根,而种子千年前已经种下。

 

01 街巷古韵

        新兴县旧称筠城,因建县初始遍植筠竹护城而得名,城址几经扩建修复,规模至环城路所围合区域。如今城墙虽早已拆除,明清时期4街14坊的城市格局多被破坏,但旧城依然保存有城隍庙、民国骑楼街、顾氏宗祠、叶家大屋、洞天饭店等众多历史建筑。

        古筠书院遗址上建起西街小学,县公署遗址成了中山公园,文庙遗址现今为新兴商业城,旧城的历史与当下水乳交融,处处可见不同年代的建筑高低错落、新旧共生,形成了旧城独特的景致和韵味。

        环城路、东西街车水马龙,现代商业鳞次栉比。州学街、北街等狭窄深邃,尺度亲和。旧城的喧闹与安静往往在一墙之隔,深入旧城小巷,仿佛置身一座静谧的迷宫。百转千回疑无路,却又总能循着附近的吆喝声找到一个繁华的街口。

image 439

 新兴县古地图与现有城市格局的关系(团队整理)

 旧城特色资源地图(团队绘制)

掩盖在现代建筑中的城隍庙(团队拍摄)

258dc5c1e16e0f46377475790193930f 0

古朴的北街门楼(团队拍摄)

image 448

昔日繁华的洞天饭店(团队拍摄)

欧式风情的美利坚糖果店(团队拍摄)

 骑楼街立面及细节(团队拍摄)

 文化站顶楼俯瞰东街(团队拍摄)

 旧城新老建筑有机共生(团队拍摄)

特色街巷与精美的建筑细部(团队拍摄,部分来源网络)

 

02 公园新颜

        旧城有公园三处,以中山公园和梳地湖最为特色,工作坊团队均有幸参与到其更新改造。中山公园从昔日的官府衙门遗址发展而来,那棵1520年种植的古榕树就是历史最好的见证。除了拥有娱乐休闲和城市景观等基本功能外,中山公园也是中国近百年历史风云的重要缩影。这里留下了无数新兴人童年的欢乐、青春的飞扬、初恋的浪漫、晚年的幸福,许多新兴人的记忆都会与这里有关!改造后的中山公园在功能分区、基础设施、特色景观风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有效满足周边群众户外休憩、健身、文化娱乐等需求。

焕然一新的中山公园(团队拍摄,部分来源网络)

        梳地湖也有百年历史沉淀,历经2个多月升级改造后,这个一度垃圾漂浮,臭味熏天的小池,一下子成了周边居民休闲的网红“打卡地”,设计中工作坊团队将古韵新州风情与自然景色相互交融,建设有“接水亭、七星桥、景观连廊、禅心悟语喷泉”等景点,同时拥有一条与中山公园互通的休闲绿道,是集观光娱乐、古城历史科普于一体的休闲文化场所。

新兴新晋网红“打卡地”—梳地湖(团队拍摄,部分来源网络)

 

03 市井风情

        都说一座城市的“魂”在老城,不错,商业化和烟火气成就了新兴旧城,原汁原味的市井风情在这里十分浓郁。错落有致的新房老屋有机共生,转角稍不留神就是一座古宅。特色骑楼街洗尽铅华,与现代商业街完美融合。置身街巷尽是亲和舒适的尺度,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梳地湖的榕树下三五成群纳凉娱乐,东街依然人流如织,西街小学传来下课的欢笑声,中山园又开启了一天中的繁忙时刻。年复一年,人们诗意地栖居于此,来来去去,悲欢离合。旧城只是默默的注视着,将新兴的历史和几代人温暖的回忆都珍藏于此。

 梳地湖连接中山公园的绿道(来源网络)

 梳地湖大榕树下的惬意生活(团队拍摄)

image 440
image 451

 中山公园设立的长者爱心食堂(团队拍摄)

 

        走读筠城,感受厚重的历史和浓郁的市井风情。

        驻足街巷,所感旧城是一个老者,面临着功能服务提升、历史传承发扬、社区文化培育等诸多迫切的诉求。

        共同缔造工作坊将汇聚居民、党群组织、社会人士等各方力量,凝聚旧城发展的共识,协助旧城片区拟定具体行动计划。

        在此基础上,还将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培育社区文化精神。形成长效机制,实现“共同治理”及基层社会管理权力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