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 | 共同绘制鲤鱼巷,老城焕发新活力
工作坊背景:
新兴旧城活化共同缔造工作坊,由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牵头组建。为推进旧城活化工作,挖掘旧城历史故事,工作坊积极开展口述历史活动,丰富旧城历史文化,聆听旧城时代变迁,留存旧城集体记忆。
新兴旧城活化共同缔造工作坊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路径,通过空间环境的改造、项目活动的举办等方式,为旧城活化的建设指引方向,提供发展的契机。新兴旧城活化共同缔造工作坊是立足于新兴老城区的长期参与式规划活动,通过调动居民、商家、党群组织、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凝聚社区发展的共识,并协助社区拟定系列行动计划,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培育社区文化精神,实现“共同治理”及基层社会管理权力重构。
本次“共绘鲤鱼巷”活动以新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新城镇人民政府为主办方,中山大学、广州人居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西街小学、翔顺集团、新州印象商业管理团队为承办方,活动邀请西街小学学生、旧城社区街坊邻里以及庙街行人进行小鱼木板的绘制,旨在活跃社区氛围,调动学生及周边居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共同缔造“共绘鲤鱼巷”
1 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在“共绘鲤鱼巷”活动开始之前,工作坊团队准备了画笔、颜料、调色板、小鱼木板等活动所需工具;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提前了解到共同缔造“共绘鲤鱼巷”活动,工作坊团队早早就在庙街各处张贴了海报,广泛宣传即将开展的“共绘鲤鱼巷”活动;在当天活动开始之前,工作坊团队前往庙街鲤鱼巷和西街小学,提前布置活动现场,为活动开展做好准备。
工作坊团队张贴海报
2 共绘鲤鱼巷——庙街
1月14日上午10时,工作坊团队项目总负责人、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助理李敏胜接受新兴县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他表示:“我们是遵循着三大原则进行庙街改造的,一是我们以旧城的城隍庙和珠光电影院作为引爆点,以点带面带动旧城的活化以及进行活力的提升;二是尊重每一栋建筑,每一栋建筑都有它的历史,在改造时根据每一栋建筑的特点,采取“一栋一策”的方式去改造;三是以共同缔造的方法推进旧城的改造,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带动居民参与到旧城的改造、美丽社区的建设中来,共同打造更美丽和谐的社区氛围”。

工作坊团队总负责人接受采访
活动现场,工作坊团队成员在庙街邀请路过的行人参与,其中有特地过来逛庙街的人、有路过庙街的行人、也有看到宣传海报过来参加活动的人。在工作坊团队成员的细致介绍下,小朋友、大朋友们都十分热情地参加到活动中来,大家拿起记号笔,先在木板上勾勒出鱼的形状,有在小鱼木板上画斑点的,有画波浪的,有画大白兔的,有画几何图形的,有画动漫人物的,每个人画出的形状独具匠心。




大家纷纷开始绘画
有的小朋友在拿到小鱼木板之后不知道怎么开始,这时工作坊团队成员就会上前去询问小朋友们喜欢什么鱼类,耐心地指导他们怎么在小鱼木板上艺术化自己喜欢的鱼,引导他们如何上色才能够让小鱼木板更加漂亮。


指导小朋友绘画
在小鱼木板上画好轮廓之后,大家拿起画笔,在调色盘蘸上想要的颜色,为自己的小鱼木板添上五彩斑斓的颜色,并且大家会在自己的小鱼木板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工作坊团队邀请大家拿着自己的小鱼木板在庙街拍照,将他们与庙街珍贵的回忆记录下来。




写下自己的名字




与小鱼木板合照
3 共绘鲤鱼巷——西街小学
1月14日下午,工作坊团队前往旧城内的西街小学,在工作坊团队抵达西街小学后分为两组,分别前往三年级3班和4班,各班的主持人负责为学生们简单介绍本次“共绘鲤鱼巷”活动的意义、鲤鱼的意义以及如何艺术化自己喜欢的鱼;各班还安排了五个指导老师,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每个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各组学生在木板上进行绘画。

主持人介绍“共绘鲤鱼巷”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活动气氛活跃,三年级3班和4班的同学活动参与积极性高,小朋友们在遇到绘画问题时,会主动询问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会细心指导学生在小鱼木板上艺术化自己想要画的鱼。




小学生绘画小鱼木板


指导老师指导绘画
在教室完成小鱼板绘后,各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各自拿着自己绘画的小鱼木板下楼到操场集合。此时,无人机已经升空,小朋友们在队列中齐刷刷的抬头看向空中的无人机,在工作坊团队的引导下,小朋友们纷纷举起自己的杰作,展示着自己的小鱼木板。

学生们在操场合照
拍完合照后,小朋友们发挥奇思妙想,将自己的小鱼木板共同组成一条五彩斑斓的“大鲤鱼”,孩子们都兴奋地抬起头与他们的“大鲤鱼”合照。

小鱼木板拼成的“大鱼”
4 鲤鱼巷“墙绘”
1月15日早上,翔顺集团派专业工人来到鲤鱼巷,与工作坊团队共同完成“小鱼木板墙绘”活动。工人先仔细测量墙壁尺寸,将带来的背景板用气钉枪钉上墙,然后工作坊团队利用投影仪在背景板上投影出即将“墙绘”的大鱼样式和大小,然后由工作坊团队成员和建筑工人一起将西街小学的小鱼木板沿着投影的线条一块一块地钉到墙上,外轮廓线钉完之后,便开始沿着线型补充大鱼的“脑袋、肚子、尾巴”,这样就由许许多多的小鱼木板拼成了一条长约4米,宽约1.5米的“色彩斑斓的鲤鱼”。


共同推进鲤鱼巷“墙绘”

鲤鱼的轮廓

成型的鲤鱼
“墙绘”的主要组成部分组装完成,便开始用社会各界人士绘画的小鱼木板在大鱼周边拼成一条条小鱼,工作坊团队将绘画的小三角板组成一个个圆形的气泡,钉在墙上,形成一幅许多小鱼随着鲤鱼妈妈自由游动、其乐融融的画面。


小鱼木板组成的“小鱼”

鲤鱼巷“墙绘”
5 新打卡点——庙街鲤鱼巷
在工作坊团队与翔顺集团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小鱼木板在鲤鱼巷墙面上组成一条条“鲤鱼”。“墙绘”完成之后,周围路过的行人看到此景,均纷纷停下脚步,打卡鲤鱼巷;有些参与了小鱼木板绘画的人路过鲤鱼巷时,看到自己画的小鱼木板也被放到了墙上时,他们都认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这样的共同缔造活动能够为想要参与城市改造建设的人提供机会,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旧城的建设中来,一起为旧城的改造而努力。




鲤鱼巷成为庙街新的打卡点
旧城活化共同缔造“共绘鲤鱼巷”是一个以群众参与为核心的活动,能够凝聚居民、党群组织、社会人士等各方力量,从共绘小鱼木板切入,以鲤鱼巷的环境建设为抓手,组织和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旧城活化改造中来,形成各界人士主动参与建设的局面,真正实现旧城的共治共管、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