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从试点到连片推进

近日,由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承担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课题《“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连片推进机制研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并结题。课题研究总结云浮市新兴县和梅州市连片推进“共同缔造”活动的经验,并提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连片推进机制的建议,为全国推进共同缔造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一、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到连片推进村

201912月,住建部公布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连片推进村和试点县,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从单点向连片发展。

云浮市从2008年开始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最早以新兴县龙山塘村为试点,探索乡村地区转型发展之路,随后在厦门、沈阳、广州、青海、湖北等地陆续开展了多个试点。12年“共同缔造”活动的试点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做法,试点村(社区)在治理体系、人居环境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

 

  12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发展历程

经过多年的试点探索,许多试点具有其地方特色经验,接下来需要通过“以点带面“,推进片区发展乃至整个乡村地区发展。在乡村发展方面,通过连片推进,将试点村的经验复制推广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区域的资源去解决单个村落难以解决的发展问题,进一步巩固试点村的发展成果;在机制方面,连片推进可以将具有共性、原则性的领域系统集成,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领域加强区域协同,把试点村的创新经验优势转化为制度优势,将共同缔造形成长效、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发展机制。

云浮市新兴县、梅州市在试点村基础上,选取有条件的镇、村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连片推进的实践探索。村庄连片推进在注重试点村积累的实践经验上,更注重如何发挥片区资源,以共同缔造的方式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问题。

 

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连片推进的实践案例

两地实践中,云浮新兴县河网密布,形成多个相对完整的小流域单元;在小流域内,分布有若干个村庄。针对此特征,新兴县分别依托天堂镇内洞河、六祖镇集成河、簕竹镇簕竹河提出连片发展“天堂之旅”(天堂镇)、“禅意之旅”(六祖镇)和“农牧之旅”(簕竹镇)的设想,每个片区突出自身资源禀赋特色,让各个村庄形成发展合力。此外,新兴县在云吟村与云座农场的连片发展也取得一定经验。

而梅州市的区县充分挖掘自身地区山区、苏区、客都的特点,连片推进共同缔造,促进自身地区发展。大麻镇以麻英路口至坑尾万福景区旅游线路为主轴,以大留村“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点”和小留村“广东省宜居村庄示范点” 为核心串联整合小留、大留、那口、下村、中村、坑尾6个村的美丽乡村自然风光优势,开展农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连片示范活动;而蕉岭县以南磜镇红色资源为核心,连片发展县域红色资源;同时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农旅产业体系。

 

三、“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连片推进机制运行模式建议 

云浮市新兴县与梅州市的连片试点在发展产业、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人居环境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具体的经验借鉴。结合二者实践,课题组提出以下连片推进机制运行模式:首先是建立党建引领下,县镇村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第二是搭建政府、社会、企业、村民等多方参与的平台;第三是通过小流域确定村庄连片的范围,并且以小流域为空间载体实现连片村庄共同缔造的规划统筹;第四是以产业发展为动力,提供参与连片发展村庄的积极性;第五是以创新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为支撑,缩小连片村庄与城镇生活品质的差距;最后是以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抓住农房建设的牛鼻子,促进连片村庄人居环境整体风貌的改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公平、成果共享是贯穿整个过程的方法。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连片推进机制图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连片推进机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