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调研获奖作品| 新旧农房的碰撞该何去何从? ——给家乡的一纸建议书
伍秋莹
作者: 伍秋莹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1 前言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每每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起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悦塘村,一个被丘陵和低山环抱的小村庄。在十九大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县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给予我的家乡经济支持和资源支持,在几年的时间内,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平整,河道清澈,休闲设施投放,文化地标建设……双脚替我衡量家乡,双眼替我描摹家乡,我见证着家乡越变越好。
2 总体问题
然而,在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家乡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家乡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村子里新农房和旧农房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就我看来,新旧农房的碰撞是每个村庄都会遇到的难题。时代的脚步前行的同时,村庄的经济水平和人口数量也在同步上升,村民们有能力也有必要修建新的宽敞的多层农房,离开原来狭窄的平房。可是,这样的人之常情和时代趋势却会给乡村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难题。下面我将就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为家乡的振兴出一份力。
3 具体问题与对策
3.1 旧农房角度
3.1.1 旧农房的荒废与重生
我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家乡很多老旧的农房都是空宅,没有住人,毫无生机。我询问周边村民后得知这些农房原来的主人有的在村庄的其他宅基地修建了新的农房,有的在县城买房定居下来,旧农房从此荒废下来。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旧农房的村民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人口数量增加,旧农房难以容纳,村民便向村庄的其他宅基地“扩张”,修建新农房。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外出县城打工,在收入富余的前提下于县城买房定居下来,村里的农房彻底荒废。这些空的旧农房占据了村庄有限的土地资源却没有得到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旧农房的破损程度大,低矮狭窄,与新农房格格不入,影响村容村貌,有整顿的必要。
如何让这些荒废的旧农房重新焕发生机呢?首先,我建议应该要对全村的旧农房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统计调查,确定旧农房的数量、是否为空宅以及破损程度。其次,对于破损程度较大的旧农房可在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拆迁,并给予主人相应的补偿,腾出土地资源兴建公共建筑或者流转宅基地给其他村民,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再者,对于破损程度较小和主人不同意拆迁的旧农房进行修缮翻新,让它们与周边的新农房相和谐统一。同时还可改造旧农房,创新利用:外观上,在征得主人同意后,粉刷旧农房外墙,请专业画家绘宣传画,或者将外墙作为公告栏张贴告示,让原本的老墙变成村庄的一处文化地标;内部构造上,在征得主人同意后,改造内部房屋结构,打造原生民宿,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我相信,落实了上述建议之后,荒废的旧农房会重新焕发生机。
3.1.2 旧农房的保留与传承
根据我的调研结果,村庄里的旧农房除了一部分是空宅外,也有一部分是老人的住所,还有一部分是祖屋。当子女纷纷成家立业搬出旧农房后,老人往往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或者因为对老屋有深厚的感情而不愿搬走。对老人来说,旧农房是回忆的载体。当老人去世后,老人的子女会在旧农房设立牌位,每逢重要节日如春节、清明节都会去祭祀。对于老人的后人来说,作为祖屋的旧农房是一个念想。因此,对于老人居住和作为祖屋的旧农房,我们要充分尊重主人的想法,尽可能按照原貌将其保留下来,并用心保护,让它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守住村民的念想和文化的根。
3.2 新农房角度
3.2.1 新农房不能“霸道”扩张
通过走访,我发现有的村民为了修建新农房,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就将旧农房拆掉,导致老人的念想断掉,甚至破坏了旧农房的文化底蕴,丢失了文化宝藏。在我看来,新农房的建设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这个趋势的盛行不应以旧农房的消亡为代价。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平衡好新旧农房之间的杠杆,允许建设新农房满足村民的需求,但是对于富含文化底蕴以及作为回忆载体的旧农房要施加保护,让乡村建设过程中既跟随现代化潮流又保留文化底蕴,建设一个富有内涵的现代化乡村。
3.2.2 新农房延续旧农房的风格
通过观察家乡的农房外观,我发现新旧农房的外表差异较大,旧农房是南方传统的白砖红瓦平房,有的有高而尖的屋顶,而新农房则是有着彩色瓷子或者白色墙面和平坦屋顶的多层楼房。新旧农房外表风格的差异较大,整体的村容村貌会显得有点参差不齐和错乱,影响美感。虽然每户人家在装潢房屋外观时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可以鼓励村民在装修时参考旧农房的风格,延续旧农房的风格,让二者在冲突对抗中达到相融合的统一,创建和谐的村容村貌。至于如何延续旧农房的风格,我了解到瓷子和瓦片都有改良过具有装饰作用的商品,可以参考一下,从而延续旧农房白砖红瓦的风格。
4 结语
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返家乡、揭问题、提建议,为自己的家乡建言献策,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为美丽家乡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新旧农房的碰撞冲击这个问题,我为家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建议,希望可以被家乡采纳,让家乡变得更好。